Oracle 收购 Sun

昨天晚上美国的朋友tweet这个消息的时候就震惊了,没想到还是这位爷收了Sun。一直以为会是18摸,我相信IBM定会后悔的,若干年后这位蓝色巨人一定会发现这是其犯下最大的错误之一。

事实上不久前还刚去Sun的官方网站下载了个JDK 1.6.0 update 13,和一个Solaris 10u6 x86的DVD镜像。13这数字对西方人来说不吉利还真奏效,没想到时隔数周,以其技术闻名的Sun Microsystem竟然已经被收购了,不禁有些感叹。

BEA的12年,Sun的27年,均终结在Oracle之手。BEA和Sun的关系,不用我多说了吧?

至于产品和技术方面,有很多微妙之处,接下去就是看Oracle如何把sun的产品线整合进来,另外还有处理好和IBM,HP和Dell的合作兼竞争关系。

Oracle本来就有虚拟化产品,基于开源Xen的Oracle VM,目前是2.1。类似于VMWare的ESX Server,是直接往裸机上灌的。而将基于xVM的VirtualBox收入囊中倒正好弥补了没有桌面级虚拟化产品的空白,可以形成和VMWare Workstation/Fusion,Virtual PC/Virtual Server,Parallel Desktop等。Oracle之后的虚拟化产品策略也是个未知数。估计以后Oracle内部POC和测试全部都要向VirtualBox过渡了,哈。

至于Solaris,OpenSolaris和Linux,把Red Hat收入囊中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,收了几次没成,我相信埃里森同学不会罢休的。所以肯定是双管齐下的,把OS分个中低端和高端,事实上Oracle一直以来也是个推Linux企业应用的幕后“黑手”。据说埃里森大叔接受采访的时候说Solaris是迄今为止最好的UNIX技术,大家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没?

Oracle本来没有硬件产品,所以SPARC和Blade server等应该还会延续下去。

至于Java,好了,现在有了话语权,制定标准方面说话更响了。只要别流氓到JDK都捆绑卖钱就是了。

Java Virtual Machine方面,Oracle一家就有Sun JVM和BEA JRockit两个JVM了,Netbeans和JDeveloper两个IDE,会如何?JDeveloper/Netbeans + Swing和Eclipse + SWT两大阵营将分庭抗礼?

OpenOffice.org和StarOffice(商业版本),可能是本次收购的产品中最大赢家。因为Oracle根本就没有桌面office产品,绝对是弥补缺憾。接下去微软可能要准备降低其Office System收入预期了。

Glassfish开源还是默默死去呢?没看见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都自觉给Weblogic Server让路了?Application Server,Weblogic Server确实太强了。至于那一整套Glassfish的套件,ESB啥的,不怎么看好。

MySQL会死么?很多人都有这个疑虑,现在是未知数。多数人的猜想都是会成为中底端的产品,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,一个性价比高的产品无疑将是最受欢迎的。将来的格局将会是高端:Solaris + Oracle Database,中低端:Linux + MySQL?无论如何,对MySQL和Linux社区来说都不会是一个好消息。

先是BEA,然后Sun,这也忑他妈的狠了,人员方面又要有清理门户的大事件了。

Sun太多产品就不一一点名了,估计很多都会被合并到现有的产品线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然后每个产品线有若干个strategic产品,剩下的都会被打入冷宫。等着看Roadmap吧;-)

突然发现以前写的blog,提到Java Desktop System,2003年就提出了Looking glass的概念,如今已经被Compiz Fusion实现了。回想起来,Sun在技术方面确实太超前了。

Oracle现在是真正的Enterprise software一条龙,成为当之无愧的老大应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业界潮流了。

反观微软,除了靠Windows 7这个桌面产品吸引些眼球,在企业级市场上,几乎没什么太大作为,果然是技术上很土鳖的公司。

甲骨文挑战IBM、惠普和微软,向从软件到横跨硬件等各种平台的IT巨头迈出实质性的一步。IT业界果然瞬息万变啊!

2009年4月21日下午

参考:
http://www.dbanotes.net/review/oracle_by_sun.html
http://tech.it168.com/a2009/0421/272/000000272861_1.shtml
http://blog.cathayan.org/item/1926
http://news.ccidnet.com/art/1032/20090423/1747457_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