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cbook换硬盘记

本来不想写这篇,因为无论是硬件方面(官方的更换硬盘的详细步骤)还是软件方面(重新安装 OS X 数据迁移)资料都遍地都是了。

但我还是决定要写,因为 Apple 的Think Different,独树一帜不遵循普通标准这一信条,确实给我这么个还算有些经验的DIYer带来了不小的困扰,准确的说,是我很生气!后果么,不严重,因为烂苹果根本不会care我这么个小小用户的感受。

我是在07年末决定买Macbook的,之前我已经有使用iMac 20’和PowerBook的经验(OS X 10.3 Panther - OS X 10.4 Tiger),当时就被 Apple 完美的设计以及OS X 的用户体验所震撼,最重要的两点是:

  1. Mac系列开始抛弃PPC架构,转向Intel
  2. Mac OS X 10.5 Leopard的发布。
    Leopard的发布是我导致我决定购买Mac最重要的原因,理由我就不重复了,可以参考我以前写的文章:Mac与装B以及更多带有mac标签的文章。

不得不说苹果官方的文档很好,更换硬盘手册讲的很详细。但是没有提到说把硬盘固定在支架上的四个螺丝是Torx(内梅花,内六角形)。这着实让我吃了不少苦头,来来回回拆了又装回去好几次。去超市逛了几次都没有买到,问同事借到的吧,太大。最后终于在一个超市买到了这个Torx(Star Hex key),结果回家发现最小的那个还是有些大,只勉强拧下一个。其余三个均是靠老虎钳夹住螺丝侧面旋转后才拧下来,真他妈的折腾!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讲:苹果,不是我拧不下,实在是TMD上太紧了!屮

拍了一些照片当作是留念吧,Flickr现在不用翻墙直接可以访问(对某些用户进行了关键字过滤屏蔽,但发现直接访问farm URL是可以的^^),至少魔都电信可以,果然是要开那什么世博会了。
Flickr上的照片集

换完硬盘之后,重装系统部分驾轻就熟,用U盘安装很快就搞定了。新硬盘没必要用三方工具分区,安装 DVD/USB 中有 Disk Utility 可以用来分区。我无聊测试了几个 Linux Live USB,结果发现 Ubuntu 和 System Rescue CD 的 Live USB 均无法在这个老 MacBook 上正常启动,只有 BackTrack 4 可以,囧。一般安装 OS X 用默认安装就行了,不过会装上很多无用的多语言支持,事后可以用工具清理掉^^

注:不想重装系统的可以用 Carbon Copy Cloner - CCC 这个工具做系统克隆,类似于 Ghost,CloneZilla 的方式。可以参考jjgod的用 Carbon Copy Cloner 复制系统

安装完成后把换下来的Momentus 5400.3 80G装入新买的SSK飚王硬盘盒,插入。OS X第一次启动的时候,Migration Assistant会提示是否迁移用户数据。

Migration Assistant

直接选择Another Volume on this Mac,也就是其他卷(分区)即可。
Transfer your Information

用户数据和设定,安装的应用程序以及其他数据都会被迁移到新的Mac OS X系统上,和重装前的状态一致。去泡杯茶,喝完回来应该就完成鸟;-)
Painless Migration In Progress

Migration Assistant实在太赞了!之前帮朋友迁移数据的时候用过一次,从 iMac 到 MacBook Pro,当时是通过网络完成的。一切都很完美,无需任何人工干预,MBP上的一切都和iMac上一模一样。也难怪朋友大乎Mac OS的人性化,其实那也是我第一次用这玩意儿,我自己都很震惊,只是不露声色罢了。相比之下我的主系统 Linux 做同样用户数据的迁移要麻烦一些(例如机器要换硬盘,涉及到迁移/home下的数据,通常在单独分区或者在单独的LVM逻辑卷,tar一下过去不难,但还得考虑其他分区/卷上的数据,此外还有已安装的软件包,通常需要用包管理工具导出,然后重装系统后导入更新一次性安装,还有/etc下的呢,囧。用dd, rsync者 CloneZilla 不在讨论范围内了)。一贯无视的Windows就更不提了,不说跨版本迁移,就是同样的版本,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迁移都未必能成功。XP及之前版本的Files and Settings Transfer Wizard(Windows 7里的Windows Easy Transfer没用过,不做评价)基本就是个摆设,最后别忘记把所有装过的软件和补丁再重新来一遍,真他妈的高档消费,低档享受

不想多说了,关于用户数据和设定的迁移,我写过一篇详细的比较,囊括了Linux,Mac OS X和Windows,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(暂时只有英文),欢迎留下宝贵意见,我将继续改进那篇大作;-)
Why Windows sucks?

迁移完成之后,用Disk Utility把外置硬盘erase掉拿来当Time Machine的备份专用盘。我一直推荐用Mac的朋友都用Time Machine来备份数据,自己却一直没用,主要是没有闲置的硬盘可以拿来干这个,其实某个HFS+分区也是可以拿来做时间机器的备份盘的。外置硬盘/分区小于内置硬盘/系统分区(卷)也没有问题,可以手动选择exclude掉一部分目录来保证第一次初始(完全)备份成功,只要保证现有的数据总量小于备份盘的剩余空间即可。之后就让时间机器去打理吧(备份盘小的话,时间机器会自动智能删除老的数据备份来腾出空间)!

虽然觉得时间机器的备份方式有些傻逼(默认是每小时增量备份),但简单而有效,peace of mind,何乐而不为?

注:进入时间机器恢复文件那个界面也是非常赞的,时光倒流特效;-)

参考文档:
Mac 101: Time Machine